首页 | 新闻 | 新品 | 文库 | 方案 | 视频 | 下载 | 商城 | 开发板 | 数据中心 | 座谈新版 | 培训 | 工具 | 博客 | 论坛 | 百科 | GEC | 活动 | 主题月 | 电子展
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

人工智能颠覆的医疗:我们可以活到150岁?

人工智能颠覆的医疗:我们可以活到150岁?

很少有人想到,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——到医院看病,给你诊断病情的医生,是一个机器人。
2月初,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,一位胃癌局部晚期患者坐到“医生”面前,“医生”思考了不到10秒钟,在电脑屏幕上开出了一张精准详细的西医诊疗方案分析单。
10秒为晚期癌症患者开处方的“医生”叫Watson(沃森),出生于2015年,年仅2岁。他的“哥哥”几年前在美国一档知名智力竞赛节目中打败了人类冠军。医生是拥有更强大脑的癌症专家,在印度,它为一名已经无药可救的癌症晚期患者找到了诊断方案;在日本,它只花了10分钟就确诊了一例罕见白血病……
“医生”Watson为20位中国癌症病人治病几天后,百度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:百度医疗事业部智能小e团队和拇指医生团队,转入人工智能(AI,以下简称AI)体系。医疗事业部其他业务将予以关停,相关人员将结合公司发展需要在内部提供转岗机会。

因为医疗广告,百度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,又深陷舆论信任漩涡。现在,百度裁撤医疗事业部,AI用李彦宏的话来说,是百度试图利用AI去“迎接一个新时代”。
IBM、百度只是用AI颠覆医疗浪潮的行动者之一。在AI医疗领域,早已挤满科技巨头、创业公司、资本等玩家,除却高成本、长周期的投入需求外,还面临医疗数据难以获取、商业化造血能力有待考验等挑战。
什么时候人类会迎来一个AI医疗新时代?又是一个怎样的新时代?谁也不敢妄下定论。因为这关系到生命和健康——手术刀已经能深入人体内大多数器官,人类寿命前所未有地延长,科学进步不断突破我们想象的禁区。或许在不远的将来,人类不但可以放心大胆吃下AI开出的处方,而且还可以实“973”首席科学家、碳云智能创始人王俊的美好愿景:人工智能医疗能让人类活到150岁。那时,这不但将成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里程碑,也注定会是人类发展进化的一个重大里程碑。
百度的AI医疗逻辑
“迎接新时代,也要打扫门庭。”李彦宏春节后在内部一次中层以上级别参与的讲话,或许是百度全面转型AI医疗的注脚。
撤销医疗事业部只是百度转型AI医疗的又一个举措。去年年底,百度发布了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内的新成果——百度医疗大脑,包含患者自诊和协助医生进行辅助诊疗的两个平台。
2月11日,李彦宏在第17届中国企业家论坛亚布力论坛发言时,讲起他的人工智能+医疗战略表示,AI时代的来临,将重新定义医疗行业。例如,未来可以通过智能诊疗系统帮助医生来诊断、通过AI收集数据进行基因测序、用AI方法进行新药研发和测试等。
“能够改变医疗的最最重要的力量就是AI。”李彦宏称,随着人工智能在精准医疗等领域不断产生突破与创新,人类最终都会成为AI的受益者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百度移动医疗事业部并不是负责医疗广告的部门。百度移动医疗事业部在2015年1月成立,归张亚勤领导,当时主要是医疗O2O相关的挂号预约以及送药直达业务,布局主要在三个方面:在线问诊的百度医生、拇指医生等,送药电商的药直达,还有智能设备Dulife。不过,这个部门的业绩并不好,连续几年是公司年终系数最低的部门之一。
从商业角度看,AI医疗模式对百度而言有着异常强大的吸引力——在百度医疗广告遭遇严重信任危机,以及百度020医疗失败之后,百度意图借助人工智能,在医疗领域创造出新的运营方式和盈利方式。
百度AI医疗具体路径如何?“未来医疗大脑和医疗云会进行结合。ToC面向患者,ToB是面向医生和医疗机构,未来是一个大的平台,有不同的接口和服务产品。”百度原医疗事业部负责人李政透露称,自己未来将负责两块业务,一是医疗AI的探索和落地,二是百度医疗云的业务,通过百度医疗云降低用户的存储成本等。
返回列表